
《红蕖留梦:叶嘉莹谈诗忆往》口述:叶嘉莹 撰写:张候萍
推荐理由:有了“国”与“人”的骨骼,再给自己一条“文化血脉”。她一生历经战乱、流亡、丧夫、白发人送黑发人,却始终“以诗词为骨”,把苦难酿成月光。读她回忆在轰炸声中背《楚辞》,在北美雪夜讲杜甫,在南开校园种下一株“迦陵莲”,你会明白: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瓷器,而是可以随身携带的“精神救生衣”。叶先生用百年沧桑告诉我们:只要诗还在,中国就永远不会“失语”;只要有人愿意读诗,民族的心灵就不会断流。国庆读她,是给灵魂找一条回家的路——从“蒹葭苍苍”到“灯火阑珊”,原来我们与自己的文明,只隔一场朗读的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