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旗漫卷西风烈,桂香浮动画卷长。当国庆的壮阔与中秋的温情在时光中交汇,我们既需要登高望远、读懂脚下这片土地波澜壮阔的来路,也需要一方宁静、安顿因时代奔流而悸动的心灵。
为此,图书馆为您准备了六本好书,作为这个假期的特别陪伴。它们关乎国与家,也关照诗与心。无论您是想于书桌前追寻历史的波澜,还是想在旅途中安顿内心的思绪,总有一本,能成为照亮您片刻时光的灯火,让精神在休憩中亦得丰盈。
01

《新中国:砥砺奋进的七十年》
作者:张士义
藏馆地址:文学和历史书库
索书号:K270.6/1
推荐理由:先读“国史”,再读“国人”。这本书将70年的风雨历程,浓缩为一次直抵人心的“时光旅行”——从开国大典的28声礼炮,到辽宁舰上的起飞手势;从“鸡毛换糖”到“北斗”指路。100余幅手绘插图让“宏观叙事”长出体温:你会看见1956年天津街头第一辆“飞鸽”自行车,也看见2019年大兴机场如凤凰展翅。翻页之间,列车穿过你的家乡、你的童年、你正在奋斗的今天。读完那一刻,你会懂:所谓“中国奇迹”,其实就是你我父母、你我自己的故事合集。先让心跳与时代同频,后面的书才更好入口。
02

《信仰·先驱的心声》
作者: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编
藏馆地址:阅览厅(一层)
索书号:D642-49/1
推荐理由:历史不是抽象的,历史是一个个具体的人。李大钊“铁肩担道义”的誓言、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的憧憬、赵一曼写给幼子的诀别书……每一页都滚烫得灼手。他们也曾是风华正茂的青年,却用血肉之躯把“信仰”二字刻进山河。国庆读它,不是为了流泪,而是为了思考:是什么样的信念,让一代代风华正茂的青年,甘愿将青春与生命奉献给理想?读完你会明白,76载岁月静好的底色,是无数先驱为我们负重前行。而读懂他们的心声,理解并传承那份跨越时空的理想与担当,或许是我们今天对历史最好的回应。
03

《万历十五年》
作者:黄仁宇
藏馆地址:文学和历史书库
索书号:K248.3/1
推荐理由:承续家国史诗的壮阔,本书将视角精巧地切入1587年——这个明王朝看似平淡无奇的“万历十五年”。黄仁宇先生以开创性的“大历史观”手法,细腻刻画了万历皇帝的消沉、首辅张居正的悲剧、名将戚继光的落寞以及清官海瑞的困境。这些个体的挣扎与失落,并非偶然的命运捉弄,而是像一张无形的网,共同编织出帝国在道德理想与管理技术之间陷入的结构性困局。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,更是一面冷峻而深邃的历史透镜。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,历史的转折往往潜伏于日常的静默之中,辉煌的创造与深刻的反思同等重要。读懂这段历史,方能对我们今天所走的道路,抱有更清醒的认知与更坚韧的信念。
04

《红蕖留梦:叶嘉莹谈诗忆往》
口述:叶嘉莹 撰写:张候萍
藏馆地址:文学和历史书库
索书号:K837.1/7
推荐理由:有了“国”与“人”的骨骼,再给自己一条“文化血脉”。她一生历经战乱、流亡、丧夫、白发人送黑发人,却始终“以诗词为骨”,把苦难酿成月光。读她回忆在轰炸声中背《楚辞》,在北美雪夜讲杜甫,在南开校园种下一株“迦陵莲”,你会明白: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瓷器,而是可以随身携带的“精神救生衣”。叶先生用百年沧桑告诉我们:只要诗还在,中国就永远不会“失语”;只要有人愿意读诗,民族的心灵就不会断流。国庆读她,是给灵魂找一条回家的路——从“蒹葭苍苍”到“灯火阑珊”,原来我们与自己的文明,只隔一场朗读的距离。
05

《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》
作者:汪曾祺
藏馆地址:文学和历史书库
索书号:I267/134
推荐理由:家国、历史、文化都装进行囊后,别忘了留一处柔软的角落。汪曾祺写“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”,写“人间烟火,最抚凡心”。他写父亲的手、母亲的菜、故乡的咸鸭蛋、昆明的雨,字字不煽情,却句句是归处。读他,你会在“宏大叙事”之后,重新听见锅碗瓢盆的碰撞、看见窗棂上跳动的灯花。盛世之下,最动人的爱国,是肯为一方小灶台点一盏灯;最踏实的幸福,是知道无论走多远,都有人等你回家吃饭。把这本书放进书单,是让所有浩荡的征程,最终都落回“人间灯火”——因为国家的温度,从来不在远方,就在这一餐一饭、一灯一人里。
06

《我们内心的冲突》
作者:卡伦·霍妮
藏馆地址:阅览厅(一层)
索书号:B841/2
推荐理由:当关于家国、文化与烟火的宏大叙事在心头激荡过后,我们终将回归最熟悉的陌生人——自己。卡伦·霍妮的这部心理学经典,如同一位敏锐的导航者,带领我们深入探索内心的隐秘宇宙。她清晰地指出,我们常常为了缓解基本焦虑,而不自觉地陷入三种人格倾向的冲突:趋向他人(屈从)、反对他人(对抗)或远离他人(疏离)。这本书提供一幅清晰的内心地图,引导我们正视冲突、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整合。唯有先安顿好这个真实而复杂的“小我”,筑牢内在的根基,当你合上书本,步入金秋,面对猎猎红旗,才能既热泪盈眶,又脚步轻盈。
红旗漫卷处,书香正氤氲。这个双节,愿六本好书如六盏心灯,伴您在历史的回响中读懂中国,在诗意的栖居里安放自我,在时代的奔流中,与更辽阔的自己温暖相遇。